昨晚,精準寫作課第 23 期學員召開第 1 次超級燒腦的「編輯會議」。在花 3 週學會魚頭句、BBT 及金字塔 3 個關鍵方法後,採訪組的 7 位菜鳥記者,直接上編輯台報告訪談作業─採訪一位有趣的人。
其實,他們只接受 21 天魔鬼訓練。透過 3 次線上課以及 3 次課後作業,我驚奇發現大家在思考和表逹都進步很多,並學會洪門思考法的 3 個 1 :
消化轉化,用 1 句話說明重點
拆解複雜的內容,消化後用自己的話來說明。關鍵是要能找出不重複不遺漏的重點,無法簡化的核心本質。
舉個特別的反例,是主管告訴我的。屬下寫了冗長的簽呈,主管圈了厚厚一段內容,才發現全部是廢話,有用的資訊只有一句,但卻沒有重點。
此外,洪老師也提醒,僅條列式重點、心智圖,是無法寫好文章。運用抽象思考,才能拉出真正的重點。
並且,長文在前 3 段內要趕快出現重點,讀者才有動力往下讀你想表達的內容。
架構清楚,整篇文章扣緊 1 個主題
結構就是思考如何分類。運用分段、魚頭句加舉例說明,使內容有層次。並檢查段落與主題、段落彼此間要有關係。善用減法思考,與主題無關的要拿掉。這樣文章簡單好讀、具體好理解。
開頭先用一句話破題,結尾則要說出強而有力的結論。
中間則利用 5W1H ,論述你的想法或主張。特別的是,若結合《風土創業學》,可練習分析自己的商業模式及獨特競爭力。
有感有用, 1 句 BBT 加 3 個獨特方法
洪老師強調,有問題發生和解決的過程,才是有變化的故事。先舖梗,再述說故事如何精采的往上或往下轉彎。
但是這個梗要如何舖,以及故事軸線要如何波動,就是這堂課的獨門秘技。
記得 1 年半前,第 1 次開「編輯會議」的我,是頭腦重度當機,無法和小組成員討論。後來才明白,那是因為我平常很少動腦去把想法整理清楚。
究竟洪老師 24 年深厚的內功,如何透過網路線上傳授 14 名學員,讓我非常好奇。
在前次上課,老師深度剖析透過學員作業個案,當 BBT 思考不清,讀者就會糊掉。例如:前情提要莫長,否則會冷掉。變化要有對比,轉折很多、情節嚴重才能吸引人。問題要被解決,不然變成抱怨文。
而這次上課,每位新來的記者,都要直接面對資深總編的思考系統大改造。
「一篇文章是無法講人的一生,這太難了。尤其是菜鳥記者的第一篇訪稿。」洪老師提點,每個都講,但都是一點點,這樣文章沒有重點。大部份的人很少被訪談,因此我們需要從大量零碎資料,切一個角度來發想主題。
用BBT當做觀察點,收斂到你要講的「 1 」
BBT要與讀者有關,用讀者會想知道、會想學習的能力或方法,挖掘出有趣的故事線。
先畫出金字塔簡圖,避免塞太多東西。接著分析差異,舉例具體說明。或是引述受訪者的話當做細節,讓文章更有人味 ( 心情、心聲與感受 ) 。
對了,徒手畫金字塔最快最好用。
我自己也是這樣教 9 歲的兒子。當他心情不好,我會陪他聊天,找出他碰到什麼困難,再一起用金字塔思考 3 個好方法。我想教會他,要能重視自己負面情緒,因為那是讓自己持續成長的最大動機。並且要能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,學習認識自己。
用寫作表達你獨特的觀察力
《走自己的路,做有做事的人》提到要先經歷各種故事,累積「看法」,才產生「有觀點的想法」。那時 ( 2020 年 7月 ) 我看不太懂,還在「觀點」旁邊打了問號。
於是我帶著這個問號,有機會在 14 期結業後,繼續到 17 、 20 、 23 期學習。除了當學姐助教分享我的心得,也持續努力產出文章。
從 ( 2020 年 2 月 ) 我第 1 次在書店讀到《精準寫作》這本書,讀來感覺意外的簡單易懂,到我真正學會寫出自己的觀點,歷時 1 年,大約寫出 20 篇文章後,我覺得現在才真正懂得什麼是觀點。
為你的故事賦予獨特的意義,編輯後用文字寫出來。當你了解自己,清楚自己的愛恨喜好,知道自己想追求的目標後,無論會碰到什麼阻礙、挑戰、難題,當你也能理性思考,客觀化自己,並有意識地感受與觀察,你的人生經驗會更富豐、更有趣好玩,因為你逐漸成為你想要的自己。
洪門私墊寫作第 1 次上課,洪老師勉勵我們「讓思考更清晰、想像更自由」。我也想送給第 23 期的學員,這堂寫作課只是學習的起點,持續努力,就有熱情完成你的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