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莊慧玲
昨天七夕夜,是第 26 期「精準寫作力」第五堂課程。實體課受疫情影響後,去年9月到今年8月期間,洪震宇老師共開設五期( 22、23、24、25、26 )線上課。
本期是《精準提問》新書上市後最新一期寫作公開班。我和凱彥想觀察洪老師在寫作課的教學改變,並持續和新進學員一起互相學習。
十二位學員學寫作,有的才要開始,有的是想突破,還有幾位是重新歸零學習的老師。這班組成非常多元,包括:家醫科醫師/醫學系醫學人文教師、中醫專刊編輯、醫療器材第三方稽核員、電子科技職安主管、石化銷售/葡萄酒貿易、飯店業經理/醫院公關、減脂教練、壽險顧問/專欄作家、國中國文老師、國小藝術老師/小五班導、高中國文老師,還有銑床設備製造中小企業家/路跑新手。
我從他們身上,感受到旺盛的學習動機、互相幫助解決學習問題、還有每週準時交作業的決心。正因大家共同努力付出,經過一個多月來不斷挑戰自己,學會寫作前的構思、文章整體架構思考以及應用快速聚焦抓重點能力。
本期我覺得很有啟發的三個重點:
(一)魚頭句提醒自己,這段要說什麼 ?
洪老師告訴我們,一張便利貼寫一個魚頭句,每個3S魚頭句像是一張PPT簡報,幫助寫作前的發想。接著調整順序,建立每段關連,排列出最佳段落組合。藉由魚頭句,俯看文章的整體骨架。
《精準寫作》提到,先往上抽象思考,透過分類歸納,提煉出共同重點,再具體描繪細節,讓讀者易想像好理解。
超級認真的世盈發現到,雖然《精準寫作》書中寫得很清楚,看書覺得懂,上課時也能理解,但在作業練習中,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裏。這是因為教與學,想與寫,中間都有一段落差。
而我觀察到,洪老師此次微調教學流程,使學員在線上更專注聚焦。第一堂課先讓學員快速分享經驗,再讓課堂中的大家了解彼此背景與學習目標,同時課程中用更簡單與生活化的實做練習,讓寫作新手聽得懂、寫作高手想得更深。
洪老師有效教學的策略,就是找出具體可進步空間,引導學生達成學習目標。同時也運用提問引導思考文章的問題意識。
(二)故事開場,讓讀者進入你想說的主題
BBT 是洪老師淬取多年故事力的精華,用一句話開場,是不破梗的故事軸線,也可用做論述前的脈絡說明。
芳藝分享有趣的經驗,她以前寫文章會舖陳太久,導致主題相關的重點內容偏少,自己重要的論述與反思都被壓縮或不見。
洪老師教我們,透過 BBT 勾住讀者的閱讀框架與問題意識,勾動讀者好奇想看。此外用 BBT 結合自己的觀察與經驗,練習建立獨特觀點,而且要與讀者扣連。
洪老師點評作業,常幫你打破舊有的思考框架。例如:「別人的金句要再判斷思考,並轉換自己的話」、「文章最吸引人的,就是面對心魔要如何克服的過程」,「讓讀者深刻認識你:你在這個階段的故事、在這個情境下的選擇與改變」。
與先前相比,本期洪老師在教學上先說明問題意識,再帶入 BBT 教學,讓學員對 BBT 有更深的認識。同時進一步示範,應用 BBT 說明一本書的市場定位,簡潔勾勒出你的作品到底哪裏不同。還有他怎麼運用 BBT 在書籍推薦文的背後思考,幫助學員思考與活用。
這堂課不只教寫作,洪老師也教人生困境的問題意識,還有從過去經驗中提煉能應用的好方法。
(三)金字塔架構,論述完整有說服力
心中有讀者,到寫出對讀者有幫助的文章,作者需要不斷練習編輯取捨能力。
洪老師建議,多運用空間軸思考三個重點,否則易陷入一直舖陳時間因果關係,導致文章冗長一直空轉。他也不斷提醒, BBT 的功用是舖陳,用一分鐘快速講完BBT勾子,然後架構好三個重點,再用具體實例或故事一一說明清楚。
每期課程的最後一堂課,收獲滿滿的學員總是依依不捨的結束課程。大家很好奇,接下來要怎麼自己開編輯會議,轉換更好的思維,實際應用在生活中?
我分享自己不斷應用的方法:
第一,教學生或孩子,有對象可實際練習。例如我經常要求兒子比較差異點,他很習慣會思考一到二個重點,經由不斷討論,再找出常令我驚喜的第三個重點。
兒子還和我分享,他現在找人聊天,會先思考話題線頭─他好奇的問題,其實就是BBT。
第二,閱讀優質作品與書籍。我學會寫作後,開拓新的閱讀主題,像是洪老師的書單,我非常推薦。
觀察優異作者的敍事能力,對寫作思考非常有幫助。其實,我也經常反覆閱讀洪老師的著作。去年因為寫作力提升,我重新購入第二本《精準寫作》。因為進入新的學習階段,我要閱讀與反思的問題也改變,而先前的劃線處與重點卻干擾思緒。
第三,隨時反問自己,現在 BBT 和重點是什麼? 例如寫 E-mail 、上班打電話聯繫、與主管討論事情,在各種溝通情境下反覆練習。
閱讀一本書後,我會在便利貼上寫三個重點。先確認魚頭句,再構思我自己的經驗。最後寫BBT及結論與標題。不斷反覆的思考,讓我的核心重點愈來越獨特創新。
養成習慣,有意識的轉化應用,是讓你的想法獨一無二的秘訣。
設定你有興趣的主題與問題,運用魚頭句聚焦重點、 BBT 建立觀點及金字塔結構完整,持續克服思考瓶頸,學會用寫作不斷精進自己。